堅守一線顯擔當 同心抗疫待春來 ——省自然資源廳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抗疫紀實
3月份,全省抗擊疫情的集結號再一次響起,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省自然資源廳駐村干部積極響應派駐地黨委號召,服從當地鄉鎮黨委的統一指揮,全力配合村“兩委”工作,堅守崗位,沖鋒在抗疫一線,守護著百姓平安,彰顯了駐村黨員干部的使命與擔當!
喀左縣興隆莊鎮西溝門村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
疫情發生后,喀左縣興隆莊鎮西溝門村駐村工作隊全力配合村“兩委”落實具體工作任務,一方面在進出村路口設立疫情防控檢查點,準備防疫物資,另一方面,劃定黨員責任區,招募志愿者,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網格員。同時,采取分片包保、定點聯系的方式,包片、包戶、包人的工作方案,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駐村第一書記陳永實發放防疫物資
為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舉措,工作隊協助村“兩委”及時更新了《重點管控地區及重點關注地區名單》,篩查了全村疫苗接種情況,組織加強針接種,開展返鄉人員大排查,完善了常住人口信息,為核酸檢測做好準備。工作隊還積極通過電話、微信、廣播、橫幅標語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政策常識宣傳。
駐村工作隊隊員劉益世在疫情檢查點值守
自疫情發生以來,工作隊與村黨員干部全程在檢查點值守,逐車逐人細致排查,嚴格執行測溫、查驗、登記防疫措施,耐心做好防疫政策解釋說明。每天6-8個小時的堅守,他們用細心換來百姓的安心、用真心贏得了村民的支持、用信心凝聚了各方力量,用實際行動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駐村工作隊隊員宋翔在檢查點值守
北鎮市中安鎮民主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石
一面紅旗、一頂帳篷、一張桌子、一本登記簿、一把測溫槍,一隊黨員在寒風中堅守著……這里是北鎮市中安鎮民主村入口處的疫情防控關卡,自疫情發生以來,駐村第一書記王石與“兩委”干部、村黨小組成員一同投入到這場“戰役”中去,他們組成24小時值守的疫情防控突擊隊,輪流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嚴格執行“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的制度;落實好測溫、驗碼等防控措施;密切跟蹤掌握重點人員的行程動態和身體狀況……方方面面落細落實,確保疫情不流入村莊。
同時,結合本村為疫情防控重點村的實際情況,王石組織全村志愿者切實打通防控疫情信息“最后一公里”,高密度播放防疫科普知識,引導村民做好自我防護。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線上渠道,播發防疫工作最新資訊、村務公告,引導村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恐慌。
民主村作為疫情防控重點村,確診病例有過停留,也有密接者,必須連夜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王石又一次沖鋒在前,他為每一位村民做好核酸前的身份證錄入工作,確保不漏一人。同時,組織好黨員干部,在現場維持好秩序,保障了核酸檢測工作的有序進行。
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王石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緊緊依靠黨組織、充分發動全體群眾,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最前線”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北鎮市中安鎮于家窩堡村駐村第一書記鄒月權
非常時刻,總有一些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自3月22日中安鎮疫情“殲滅戰”打響以來,于家窩堡村駐村第一書記鄒月權挺身而出,堅守一線,始終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使命。
特殊時期,最顯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緊急情況,鄒月權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和村“兩委”投入疫情防控,堅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周密部署,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不畏困境、迎難而上。
鄒月權和村里的志愿者團隊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鄒月權挺身而出,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疫”線陣地,用情用力共筑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防護墻”。一是深夜與“兩委”組織村民開展核酸檢測,挨家挨戶進行人員篩查,查看相關人員的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疫苗接種報告,安排村民做好居家隔離,詳細掌控村民的風險情況,累計核酸檢測2349人次。二是組織成立聯防聯控突擊隊,21名志愿者積極參與,設置卡點7處,24小時安排人員值守,避免人員流動,真正做到了里不出外不進。三是由于各村及主要干道設置卡點,蔬菜、香瓜的出售產生滯銷難題,他積極與鎮黨委、政府協調溝通,研究解決對策,采取了“點對點”和對北鎮市城區供菜,既解決了難題,又保障了北鎮市區蔬菜的供應。在支援長春、沈陽蔬菜供應時,他又主動帶領20名志愿者支援,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自疫情殲滅戰以來,鄒月權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沒有回過一次家,遇到問題他都靠前指揮、一線落實,他每天為防疫點送食物、飲用水,有需要采購物資的村民,只要電話告知需要的東西,他都會想方設法為村民提供幫助。就這樣每天忙忙碌碌,經常要到后半夜兩點才能回到宿舍休息有時剛睡下,一個電話就馬上起床,奔赴一線。16個日夜的堅守,足以體現擔當。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鄒月權也是兒子、丈夫、父親,但在疫情來襲時,他只剩一種身份,那就是駐村書記!面對疫情,他沒有猶豫,離開家人,奔赴抗疫一線。通過各方的堅守,實現了于家窩堡村“零感染”,獲得了疫情殲滅和民生保障的雙勝利。正如他所說“只要需要我,我義無反顧!”
蓋州市西海街道莊林村駐村第一書記白冰
莊林村駐村第一書記白冰組織村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精準發力,以村為單元,實行網格化閉環管理。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利用“天地圖·遼寧”影像瓦片數據、莊林村村界數據,連夜制作了《莊林村疫情防控略圖》,把村中的每個格網、封閉點、檢查站都清晰的標注在地圖上,發給每個防疫人員,實現了疫情布控的可視化管理,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白冰組織的村黨員突擊隊對全村逐戶登記
為保障疫情期間村民的“菜籃子”、“米袋子”,他和村“兩委”班子一同積極協調商議,建立了民生物資配送“綠色通道”,利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頒發的全村唯一一張“通行證”,協調村內3家超市,根據需求統一訂貨,每日由專車進城集中采購糧油、蔬菜、肉蛋奶等必備物資,回村后根據訂單向各超市(供應點)分發,既方便了村民就近購物,又省去了志愿者們統計分發的時間,減輕了工作量。
沈撫示范區汪家街道干河子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思琢
疫情當前,沈撫示范區汪家街道干河子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思琢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核酸檢測服務引導工作,截至目前,配合汪家社區組織完成了3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3個核酸檢測點20個采樣組,共檢測約2.5萬人次。由于她多次在核酸檢測現場用喇叭廣播,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小喇叭花”。
王思琢帶著小喇叭在廣播
疫情初期,王思琢與村支書李寶軍主動作為,積極組織15名村民志愿者參與核酸檢測工作,從前期的布置檢測點、粘貼標語、懸掛條幅、錄制宣傳內容、領取發放防疫物品到檢測當日的維持秩序、引導入場、指導居民掃碼,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受到了核酸檢測醫護人員的大力稱贊。
喇叭廣播是村莊當仁不讓的第一宣傳工具,帶著小喇叭的王思琢成了防疫前線的一朵喇叭花,溫柔的嗓音回蕩在核酸檢測現場。她細心地指導老人注冊遼事通,講解核酸檢測方案和報告查詢辦法,安排高三和初三上網課的孩子們走綠色通道減少排隊時間......有她在,排隊秩序、檢測速度都大大提高。
王思琢細心指導居民使用遼事通
王思琢充分調動村“兩委”班子成員,發揮大家在村民中的影響力,以身作則,疫情期間多個休息日全員在崗,調配防疫物資,調查域內來往人員健康情況,為守一方凈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下一篇: 沖鋒“疫”線 扛起黨旗 “硬核”擔當